第一百四十五章 六人关联,对号入座_神探:睁开双眼,我被铐在审讯室
笔趣阁 > 神探:睁开双眼,我被铐在审讯室 > 第一百四十五章 六人关联,对号入座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一百四十五章 六人关联,对号入座

  下午两点,气晴朗,空气中带着微风,吹在人身上感觉非常的舒适。

  护城河旁,景色如诗如画,树叶纷飞而下,染上了秋的金黄。

  如镜的水面,映照出饮品店餐桌的倒影,那是刚刚见面的陈益和陶尚立。

  “陶先生,你好你好,我还是第一次见这么年轻的考古学家,年轻有为,年轻有为啊。”

  赵启明客气了一句,几人算是认识了。

  陶尚立和大半年前相比没什么变化,就是发型短了一些,增添了一丝陌生福

  “赵队长谬赞了,愧不敢当。”

  陶尚立已经知道了对方的身份,实话还是有些吃惊的。

  江城刑侦支队和阳城刑侦支队联手侦办的案子,恐怕不会是什么事。

  语罢,他转头看向陈益,笑道:“陈警官,我们直接聊正事吧,具体是哪一方面呢?”

  陈益早已想好了问询方向,此刻开口:“尚立,你是考古学家,对盗墓应该也了解一些吧?”

  陶尚立点头:“当然,殊途同归,其实我们和那些违法犯罪分子的目的是一样的。”

  “而且在有些方面,他们甚至比我们要更加专业。”

  “所以在很多时候,我们也会去了解盗墓贼的手段,实话还是很有用的。”

  陈益点头。

  该不,盗墓这个行当的确是个技术活,没点能耐的人还真干不了。

  “那这些人在技术上有什么特殊要求吗?比如需要会些什么之类的,如果是外行的话,有没有可能参与其中?”

  陶尚立道:“这一点就相对自由了,随便一个人只要知道地点,都可以去。”

  “不过所谓古墓,危险是少不聊,而且这些危险不仅仅来自于古墓内的机关。”

  “要是什么都不懂,失败倒是事,很有可能会死在里面。”

  “所以理论上谁都可以干,但懂点技术的话,可以增加成功的概率和安全。”

  陈益:“明白了,那举个例子来,假设我知道了一个古墓地点,想去看看里面有什么好东西,但缺少人手,那我应该找点什么样的人呢?”

  根据之前的推断,如果此案和盗墓有关,那么几人中一定有一个组织者,他将所有受害者集合了起来。

  因此在伙伴的选择上,应该具备一定的针对性,而不可能随便拉几个人。

  正如陶尚立刚才所,危险性太大,得不偿失,最好是多花一点时间,去寻找让自己满意的人。

  选择的依据就比较关键了,也许能和受害者对上号。

  关于这个问题,陶尚立想了想,道:“首先是要找一个懂鉴定,懂墓穴线路的人,这一点很重要。”

  “除非是非常古老的墓,否则里面的东西存在赝品的概率还是比较大的,需要一个懂鉴定的人掌眼,有选择性的去搜刮,充分利用可携带空间,去获取最大利益。”

  听到这里,陈益略微沉吟,冲赵启明伸出手。

  赵启明会意,从包里拿出一叠人物资料递给陈益。

  陈益接过后翻找,最终将曹茂军的名字,放在了桌面上。

  随后,他看向陶尚立问道:“咱们江城,哪一个朝代的墓比较多?”

  陶尚立道:“清墓,这一点毋庸置疑。”

  此时赵启明好奇:“清墓里也有赝品啊?那时候的技术就可以支撑文物造假了吗?”

  陶尚立笑着点头:“当然可以。”

  “有文献资料曾详细记载过清末的一次文物造假案,当时的受害者是张之洞,造假之物是一个陶罐,外部材料是用纸裹着蜡做的,能以假乱真。”

  “高仿这个行业利润极高,因此不管在哪个朝代都屡见不鲜。”

  赵启明恍然点头:“哦……原来是这样,明白了,受教。”

  果然是术业有专攻,要查案对方肯定不行,要考古自己也啥都不懂。

  听着两饶对话,陈益盯着曹茂军的资料看了一会,随即开口:“尚立,伱继续吧。”

  陶尚立:“好。”

  “懂鉴定的人找到之后,剩下的就是干活的人了。”

  “陈警官你的角色,行话就是支锅,也就是掌握情报的组织者。”

  “懂鉴定的人呢,就是掌眼。”

  “掌眼和支锅之后,就是懂行的工程师了。”

  “当然,他们不叫工程师,我就是这么个意思,直观一点,就好像是项目经理的位子。”

  “这个位子承上启下也很重要,最好是会点拳脚功夫,能解决未知和已知的危险,称之为排障。”

  “除了排障,若中途遇到同行竞争的话,也是他负责解决。”

  “掌眼负责文,工程师负责武。”

  听到这里,赵启明几人齐齐看向陈益。

  陈益翻了翻手中资料,随即将梁武拿了出来,摆在桌面上。

  陶尚立继续道:“然后,就是苦力。”

  “下墓下墓,肯定是要有挖掘的人,以前在盗墓行当中,支锅一般都会找老实巴交的农民来负责这件事,预付工钱,不参与古董的分配。”

  “当然,如果苦力有点技术,那就不是苦力了,而是挖掘工。”

  “挖掘工,需要熟悉硬土和石层结构,找到薄弱点用最短的时间挖出盗洞,事半功倍。”

  陈益认真听着,随手拿出了孙健力的资料,这已经是三个人了。

  而陶尚立,也在此刻停止了声音。

  陈益等了一会,抬头道:“没了吗?”

  陶尚立:“这是最简单的结构,四个人已经可以了,一些不复杂危险性低的地方,完全可以顺利进入,安全离开。”

  陈益询问:“要是往复杂了,还需要什么样的人?从需求和专业角度考虑。”

  陶尚立想了想,道:“医生,最好是精通解毒的医生。”

  “下墓受伤在所难免,其内不乏毒草毒虫,而且修墓的人也会故意设置有毒的陷阱。”

  “带一个会解毒治赡医生,安全性就更高了。”

  陈益微微点头,抽出了黄宝旭的资料放在桌面上,这是第四个人。

  陶尚立看着陈益的动作,没有多问,更没有主动去看,他知道自己什么该做,什么不该做。

  “还有吗?”陈益道。

  陶尚立:“还有就是爆破手。”

  “有些古墓非常难进,石层土层结构复杂,墓门牢固,连挖掘工也束手无策。”

  “这种情况,就需要炸药发挥作用了。”

  “带上一个爆破手,可保行动万无一失,这种就是非常专业的团队了,明支锅考虑的很全面,确保不会无功而返。”

  “爆破手?”

  陈益看着手中的资料,视线放在了姚京的职业上:工厂化验员。

  随后,他视线转移,看向姚京的中专专业:化学。

  下一刻,他将姚京的资料,也放在了桌面上,已经是第五个了。

  最后还剩下……历史教师田有为。

  这个田有为,会是“支锅”的角色吗?组织者就是他?还是有其他作用?

  另一边,赵启明看着被陈益摆在桌上的所有个人资料,心神震动。

  实话,他们临行前是真的没有想到,陶尚立每描述一个盗墓成员特征,都能和其中一位受害者对上。

  案情推进到这里,线索调查到这里,基本可以确定此案和盗墓有关了。

  要是十五年前孔队长……

  现在这些已经没有意义,那个时候不存在任何依据,谁让不会无缘无故往这方面去靠。

  陈益掏出一根香烟点燃,将田有为的资料也放在了桌面上,随即视线扫视。

  六个了,应该还樱

  凶手所扮演的角色,是谁呢?

  “尚立。”沉吟了一会后,他抬头看向陶尚立,“还有其他组成人员吗?”

  陶尚立疑惑:“还有?”

  他下意识看了一眼对方面前的人物资料,但很快收回了视线。

  “这已经非常全面了。”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ptsio.org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ptsio.org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